蚌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關于印發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
行動方案的通知
蚌政辦秘〔2022〕63號
各縣、區人民政府,市政府各有關部門、單位:
《蚌埠市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行動方案》已經市政府同意,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蚌埠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2022年10月11日
(此件公開發布)
蚌埠市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行動方案
為深入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及省委、省政府工作要求,強化外貿外資商貿企業政策支撐和服務保障,推動外貿保穩提質,促進外資平穩發展,加快消費回暖復蘇,按照《安徽省人民政府辦公廳關于印發穩外資穩外貿促消費行動方案的通知》(皖政辦秘〔2022〕44號)要求,結合我市實際,制定本行動方案。
一、促進外貿保穩提質
(一)挖掘增長潛能。建立有進出口潛力或通過市外代理出口的企業目錄,開展“外貿經營者備案登記上門服務”,對有意向開展外貿業務的制造業企業、批發零售企業、電商企業等實施分批次、點對點服務。(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落實用工、融資等政策服務保障,推動相關企業穩定大宗商品進口規模。(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
(二)穩住市場份額。加大對省級線上線下國際市場支持政策宣傳力度,動員企業參加省統一組織的跨境電商交易會、出口轉內銷活動。(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擴大中小企業國際市場開拓資金規模,對中小微企業開拓國際市場產生的境外展位費、國際產品認證費、境外商標注冊費、境外專利申請費等,給予政策支持。(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市財政局)組織企業參加區域全面經濟伙伴關系協定(RCEP)專題培訓,2022年力爭培訓300家企業以上。指導企業用好“安徽RCEP助企服務公共平臺”。(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蚌埠海關)保障商務交流活動等人員出入境需求,便利企業赴境外開展經貿促進活動。(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委統戰部、市公安局)
(三)增強競爭優勢。發揮骨干龍頭企業作用,鞏固我市化工、紡織、服裝、玻璃等傳統產品出口優勢。(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蚌埠海關)加強“安徽出口品牌”培育,優先支持獲認定品牌企業參加境內外展會。(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自2022年6月20日至2023年6月30日期間,稅務部門辦理一類、二類出口企業正常出口退(免)稅的平均時間,由5個工作日壓縮至3個工作日以內。到期將視外貿發展和實際執行情況,進一步明確辦理時間要求。(責任單位:市稅務局,配合單位:人行蚌埠市中心支行)
(四)發展新業態模式。持續推進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建設,指導各縣、區實現市場采購貿易業務零突破。推動省內組貨全國通關一體化,擴大與省內各地市合作規模,提高市場采購貿易試點服務全省能力。(責任單位:淮上區人民政府、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有關縣、區人民政府,蚌埠海關)推進我市海外倉企業與“海外智慧物流平臺”合作,指導開展跨境電商出口海外倉(海關監管方式代碼9810)業務企業對實現銷售的貨物及時申報辦理退稅,對跨境電商企業建設或租賃海外倉給予政策支持。(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蚌埠海關、市稅務局)組織企業參加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資本市場業務培訓暨資本對接會。(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宣傳推廣各級外貿綜合服務平臺、跨境電商產業園、公共海外倉等貿易新業態政策,支持企業發展外貿新業態新模式。(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
(五)保障產業鏈條通暢。加強國際貨運通道建設,加密蚌埠至上海、寧波、連云港、南京鐵海聯運班次,穩定“蚌西歐”“蚌合歐”班列運行,提升蚌埠港國際貨運能力,力爭2022年蚌埠口岸進出口集裝箱量增長10%。(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交通運輸局)建立海運對接機制,引導骨干外貿企業與航運企業簽訂長期運輸合同。(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
(六)加大信保支持。強化出口信用保險政策宣傳,對上年度出口額300萬美元以下的小微企業實行出口信?;撅L險統保。(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
(七)強化金融服務。支持中國進出口銀行安徽省分行在蚌拓展業務,穩定擴大外貿信貸投放。各銀行業金融機構密切關注外貿企業受疫情、海運不暢等外部因素影響情況,把握企業生產經營實質,穩定企業融資預期。對發展前景良好但暫時受困的外貿企業,不盲目惜貸、抽貸、斷貸、壓貸。堅持實質性風險判斷,對符合要求的臨時性延期還本付息貸款不因一時周轉困難下調貸款分類。(責任單位:銀保監會蚌埠監管分局,配合單位:市地方金融監管局、人行蚌埠市中心支行)
(八)提升匯率風險應對能力。開展“跨境人民幣惠企便民”專項行動,建立“一對一”的銀企輔導機制,經常項目和直接投資項下跨境人民幣結算占比較去年同期提高3個百分點。(責任單位:人行蚌埠市中心支行,配合單位:各縣、區人民政府)支持中小微外貿企業開展外匯套保業務,降低企業匯率避險成本。2022年全市辦理外匯套保的中小微外貿企業力爭不少于80家,總體外匯套保規模力爭突破1.5億美元。加大對銀行針對中小微企業匯率避險服務的考核激勵。(責任單位:人行蚌埠市中心支行)舉辦匯率風險中性理念和匯率避險知識宣傳教育。(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人行蚌埠市中心支行)
二、促進外資提質增效
(九)加強外商投資政策扶持。對當年實際到資1000萬美元及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資企業(房地產、金融業及類金融業企業除外,下同),或當年新設(含增資)合同外資500萬美元及以上且一年內實際到資達到30%以上的外商直接投資企業,按實際到資額給予一定獎勵。對新引進境外世界500強,且當年實際到資達到30%以上的外商投資項目,在以上獎勵基礎上再給予30萬元人民幣一次性獎勵。(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
(十)強化重點項目包保服務。對投資總額3000萬美元以上重點外資項目開展包保服務。發揮市外資企業服務專班和投訴機構作用,有效保障和維護外國投資者和外商投資企業合法權益。(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
(十一)大力開展“雙招雙引”。加強與在蚌投資客商的溝通交流,梳理產業鏈上下游項目及產業配套項目,開展以商招商、精準招商。以歐美、港臺、日韓、東南亞地區為重點,摸排招商線索,謀劃境外招商活動。(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市招商和對外合作中心)
三、促進消費加快恢復
(十二)創新消費促進活動。2022年下半年,集中開展以“品質生活·徽動消費”為主題,“一縣(區)一季一主題”為載體,“汽車、家電、餐飲、電商、步行街、服務”6大板塊為抓手的新一輪促消費活動。圍繞季節性消費熱點和重要節假日,部門協同、上下聯動、政企合作,線上線下融合,加密開展形式多樣的促消費活動。結合本地消費特點,全年舉辦不少于12場綜合性促消費活動。聚焦汽車、家電、家具、家裝、餐飲等重點領域,堅持“政府引導與市場主導、重點與普惠、線上與線下”相結合,市、縣聯動發放消費券,充分發揮消費券乘數效應。(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發展改革委、市財政局)
(十三)引育商貿主體。挖掘孵化一批成長性好的新業態企業,加大培育和入統力度,優化限上企業結構。2022年全市新增限上商貿流通企業12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對2022年首次新增入庫限額以上商貿企業、個體商戶給予一定獎勵。(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推動骨干流通企業跨行業跨區域兼并重組、整合資源,開展品牌連鎖化經營,擴大市場占有率和產業集中度。(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扶持小微商貿企業發展,推動已出臺的減稅降費、普惠金融、穩崗返還等政策加快落地,鼓勵傳統小店上線上平臺拓業務增活力。(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市稅務局)
(十四)促進汽車消費。支持舉辦“品質生活·徽動消費—2022皖北金秋汽車博覽會”等大型汽車促銷活動。(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支持縣、區聯合汽車銷售企業、成品油經營企業、保險公司等,通過發放優惠券、贈送保養保險服務、延長車輛保修期等措施,促進汽車購買和服務消費。對2022年6月至12月舉辦的達到一定規模的大型汽車展銷活動,積極爭取省級獎補資金支持。(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全面落實國家階段性減征車輛購置稅政策,積極研究出臺換購國六標準以上新車或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責任單位:市稅務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外事局、市財政局)創新汽車消費金融服務產品,合理降低首付、降息貼息、延長貸款周期。(責任單位:銀保監會蚌埠監管分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外事局、市金融監管局、人行蚌埠市中心支行)
(十五)繁榮活躍餐飲。開展“蚌香百味”百道名菜(名小吃)、美食示范街、美食示范店、美食村等評選命名活動和“皖美好味道·香約夜珠城”美食展銷活動。(責任單位:市文化體育旅游局,配合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開展美食節、餐飲展、技能賽等活動,舉辦旨在促進全市餐飲行業發展的特色美食評選、名廚評定、特色飯店評選等活動。對餐飲企業2022年新增單店面積超3000平方米或新設直營網點10家以上,新增徽菜連鎖企業且直營連鎖店5家以上,單店面積不少于100平米的,支持享受省級相關政策。(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
(十六)培育新型消費。積極創建省級電子商務示范企業、示范園區。結合“雙11”“雙12”等線上消費熱點時段,平臺、企業、協會多方參與,開展“網絡購物季”活動。積極參加安徽省好網貨大賽,宣傳和推廣我市電商品牌。組織開展市級電商直播競賽,選拔優秀人才,推動電商直播發展。(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
(十七)增強商圈活力。充分發揮商圈消費聚集、消費引領作用,提升商業品質,打造消費地標,促進城市消費提質升級。(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城市管理局、市財政局)鼓勵商業街區改造提升和開展宣傳營銷活動,促進購物美食、體驗娛樂、文化旅游等夜間消費業態發展,滿足居民“夜購、夜品、夜食、夜游、夜娛、夜賞、夜健”多樣化需求。(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文化體育旅游局)鼓勵有條件的縣(區)積極發展首店經濟,激發時尚消費、品牌消費潛力。(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推動老字號傳承創新,建立老字號培育庫,引導老字號企業開展連鎖經營。(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市場監管局)
(十八)發展便民消費。實施城市一刻鐘便民生活圈建設試點三年行動,打造一批“布局合理、業態齊全、功能完善、規范有序、服務優質、商居和諧”的城市便民生活圈。2022年在主城區選擇4個左右基礎相對完善的社區,開展便民生活圈示范建設試點。(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市城市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財政局)支持便利店品牌化連鎖化發展,引導企業合理布局網點、加快數字化改造,提高便民服務質量。對符合條件的便利店品牌連鎖企業2022年新設直營連鎖店達到20家以上的,支持享受省級政策。(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
(十九)加強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建立完善以縣城為中心、鄉鎮為重點、村為基礎的縣域商業體系,重點對補齊縣域商業基礎設施短板、完善縣鄉村三級物流配送體系、優化縣域消費渠道、增強農村產品上行動能、提高生活服務供給質量等5個方面進行支持。2022年,以懷遠縣為試點統籌推進縣域商業體系建設,優化升級縣鄉村物流配送體系。(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市鄉村振興局)
(二十)積極擴大農產品消費。用好中央財政服務業發展專項資金,加強農產品供應鏈體系建設,按照國家、省政策要求重點對升級改造公益性農產品批發市場、發展農產品冷鏈物流、完善農產品零售網點、加強產地流通設施建設、強化產銷對接長效機制等方面的項目進行獎補。(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開展“文明菜市”暖民心行動,2022年對現有存量不達標菜市的40%完成整治和改造提升。在省級政策資金支持的基礎上,市財政對于達到改造標準的城區菜市按照改造投資額的10%、最高可達10萬元的標準給予獎補;對于達到改造標準的鄉鎮菜市按照改造投資額的20%、最高可達20萬元的標準給予獎補,市、縣(區)按3:7分攤。(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財政局)大力發展農村電商,暢通農產品上行寄遞通道,培育農村電商主體及網銷品牌,推廣利益聯結機制。(責任單位:市商務外事局,配合單位:市農業農村局、市郵政管理局)
四、保障措施
(二十一)強化組織領導。組建市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專班(以下簡稱市工作專班),加強形勢研判,統籌協調國家及省相關政策落實。完善監測調度、通報點評機制,做好政策儲備和應急預案,扎實推動行動方案落實到位。各縣、區比照市工作專班健全工作機制。
(二十二)加強要素保障。認真落實國家及省、市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政策,加大財政、金融、稅收支持力度。積極協調外貿外資商貿企業用地、用工、水電等要素供給及物流、通關等便利化服務。市工作專班及其辦公室動態梳理外貿外資商貿領域“重點聯系企業清單”和“困難問題清單”,及時掌握和解決企業的困難和問題。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1年。
附件:蚌埠市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專班人員名單
附件
蚌埠市穩外貿穩外資促消費工作
專班人員名單
組 長:吳永彬 副市長
副組長:劉 冬 市政府副秘書長
桑力剛 市商務外事局局長
成 員:金 梅 市委統戰部副部長
藍佳勇 市發展改革委總經濟師
陳克儉 市公安局副局長
蔣忠東 市財政局副局長
朱冬民 市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局副局長
王先海 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總工程師
李 偉 市住房城鄉建設局副局長
王光銀 市交通運輸局副局長
王書華 市農業農村局二級調研員
趙爐生 市商務外事局副局長
葛秋穎 市商務外事局副局長
崔世華 市商務外事局副局長
吳延武 市文化體育旅游局副局長
徐文伯 市城市管理局二級調研員
姜曉丹 市市場監管局二級調研員
茆 軍 市地方金融監管局副局長
李 勝 市鄉村振興局副局長
王 清 市稅務局總會計師
蔣 銳 蚌埠海關黨委委員
楊恒博 市郵政管理局副局長
卞家濤 市高新區管委會副主任
單 懿 人行蚌埠市中心支行副行長
任艷慶 銀保監會蚌埠監管分局副局長
市工作專班辦公室設在市商務外事局,桑力剛同志兼任辦公室主任,負責專班日常事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