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發布會解讀】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袁成文解讀“十項暖民心行動”之就業促進行動、新徽菜名徽廚行動方案

發布時間:2022-11-09 15:03 來源: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 瀏覽量: 【字體:   打印

   



發布主題:蚌埠市“十項暖民心行動”之就業促進行動、新徽菜名徽廚行動新聞發布會

發布時間:2022年11月9日(周三)上午11:00

發布地點:蚌埠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大廈606會議室

主 持 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朱冬民

發 布 人: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 袁成文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就業失業管理科科長 劉康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職業能力建設科科長 鮑帥

參會媒體:安徽網、安徽日報、蚌埠廣播電視臺、蚌埠日報社、中安在線、新安晚報、安徽商報、安徽法制報、安徽經濟報、安徽科技報、蚌埠文明網、人民周刊、蚌埠論壇等新聞及新媒體單位。


2022年11月9日(周三)上午11:00,蚌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在大廈606會議室召開蚌埠市“十項暖民心行動”之就業促進行動、新徽菜名徽廚行動新聞發布會。以下是新聞發布會部分現場實錄:



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朱冬民(主持人):

各位媒體記者朋友,上午好!歡迎大家出席蚌埠市2022年暖民心行動新聞發布會。日前,我市發布《暖民心行動方案》,聚焦群眾關切之事、關鍵之事,部署了10項暖民心行動。為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相關情況,今天由我局向大家介紹牽頭負責的就業促進行動、新徽菜名徽廚行動有關工作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出席此次新聞發布會的領導有:蚌埠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袁成文,市人社局就業科科長劉康、職建科科長鮑帥,我是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朱冬民。

發布會共兩項議程。一是袁成文局長作主題發布,二是答記者問。下面逐項進行。

首先請袁成文局長介紹就業促進行動、新徽菜名徽廚行動的有關情況。



市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局黨組書記、局長 袁成文:

各位新聞界的朋友們,大家好!很高興和媒體朋友們見面,借此機會感謝各位長期以來對蚌埠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工作的關注和支持!為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關于暖民心行動工作部署要求和蚌埠市暖民心行動要求,推動我市更好服務勞動者和用工企業,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以及不斷提升群眾幸福感,市人社局積極推進就業促進行動和新徽菜名徽廚行動。今天非常高興向大家介紹行動實施以來的相關情況,并回答記者朋友們的提問。

一、就業促進行動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省委省政府將就業促進行動列為十項“暖心行動”之首。我市全面落實國務院、省委省政府穩就業決策部署,通過就業促進行動,打造社區“三公里”就業圈,從“小切口”入手,著力解決群眾就業不充分、用工信息不對稱等突出問題,為勞動者和用工企業提供更多暖心服務,促進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

(一)以援企穩崗為支撐,幫助市場主體穩崗擴崗

企業是吸納就業的主要載體,保住了企業,就穩定了就業基本盤。一是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延續執行階段性降低社會保險費政策,失業、工傷兩項社會保險降費惠及12137戶企業,共減負1.69億元。已有186家企業申請緩繳單位部分企業職工三項社會保險費,涉及緩繳金額4030.47萬元。二是積極穩定就業崗位。大型企業按50%比例,中小微企業和其他用人單位按90%的比例給予失業保險穩崗返還,為9892戶企業返還資金8346.87萬元,穩定職工崗位24.90萬個。三是支持企業吸納就業。對中小微企業招用應屆高校畢業生按照1000元/人標準給予企業一次性吸納就業補貼,對小微企業吸納離校2年內未就業高校畢業生給予企業社會保險補貼,已兌現補貼資金142萬元。

(二)以社區服務為載體,助力“家門口”就業

創新“政府主導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線上線下聯動”的公共就業服務模式,打造社區“三公里”就業圈,切實讓群眾享受暖心行動帶來的便利。目前,全市220個社區納入“三公里”就業圈范圍,力爭年底前50%社區達到“三公里”充分就業社區標準。一是開發就業服務平臺。市人社局主導自建“三公里”就業服務平臺,幫助社區居民和小微企業便捷掌握就業政策、崗位招聘信息,確保群眾“求職有門、就業有路、困難有助”。二是提供精準對接服務。全面摸清轄區內個體工商戶、企業招聘崗位需求信息,通過“三公里”就業服務平臺進行發布。積極開展宣傳,指導有就業需求的轄區居民通過掃碼登記求職信息,利用“互聯網+”“云計算”“大數據”等信息化技術,實現企業用工信息和求職需求自動匹配,就近精準推送就業崗位,減少用人單位和求職者間信息不通暢的“盲區”,促進供需精準對接。三是幫扶困難群體就業。開展以“就業幫扶 真情相助”為主題的就業援助月專項活動和“春風送溫暖就業送真情”為主題的“春風行動”。截至目前,已開發3572個公益性崗位用于托底安置通過市場渠道難以實現就業的困難人員,2222個疫情防控員、信息員等臨時性專項崗位,用于安置有就業意愿的因疫情等原因失業人員。

(三)以擴容提質為關鍵,促進重點群體就業

重點群體穩,就業就能穩。一是吸引更多高校畢業生本地就業。實施高校畢業生基層成長計劃、青年就業見習計劃,全市已認定企業見習基地194家,開發企業見習崗位4409個,吸納高校畢業生上崗1577人。大學生基層特崗在崗694人,“三支一扶”在崗66人。印發《“促合作促就業促發展”高校合作包保方案》,市發改、教育、科技、經信、人社、衛健等市直部門分別包保駐蚌6所高校,建立1+3制度(“1個平臺”、3個清單),進一步深化產教融合,校企合作。二是鼓勵外出務工人員返鄉就業創業。面向有創業意愿和培訓需求的各類城鄉勞動者,實施免費創業培訓。認定安徽財經大學等創業培訓機構14家,開展創業培訓5036人次。今年以來,全市新增創業擔保貸款3.52億元,其中個人創業擔保貸款2.16億元。三是加強退役軍人就業服務工作。深入實施退役軍人就業服務月活動,精準提供就業支持、創業指導、就業援助、職業技能培訓等服務。累計舉辦28場“線上+線下”退役軍人專場招聘會,提供2.9萬余個就業崗位,600余人達成就業意向。開展退役軍人技能培訓,223名退役軍人培訓合格。

(四)以供需匹配為抓手,強化企業用工服務

建立健全服務企業用工長效機制,為重點企業提供“一企一策”個性化用工招工服務。一是建立“人社服務專員”機制。為全市規上工業企業、重點招商引資項目配備“人社服務專員”288人,及時掌握企業用工需求,解決企業用工問題。二是深入開展服務企業用工攻堅年行動。全市摸排外出務工人員信息49.7萬人,其中返鄉務工人員28.4萬人,摸排企業1054戶,建立供需“兩個清單”。各種渠道累計推送發布崗位信息484萬條次,通過“就業直通車”開展“送人到崗”214車次,累計向園區、企業輸送人員17261人次。三是擴大技能人才供給。圍繞社會急需緊缺職業(工程)和勞動者就業需求,精準開展技能培訓,全市已開展補貼性培訓43507人,發放技能提升補貼4035.85萬元。

就業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根基工程。下步,各級人社部門將緊緊圍繞更加充分更高質量就業目標,突出穩就業保就業工作主線,全面落實就業優先政策,把暖民心就業促進行動落到實處。

二、新徽菜名徽廚行動

截止10月底,全市開發特色徽菜品種培訓項目22項,制定專項標準12項;開展各類新徽菜展示、競賽和評選活動20余次;遴選認定徽菜師傅定點培訓機構11個;組織徽菜師傅技能培訓2538人,完成年度目標任務(620人)的409%,撥付資金69.35萬元。

(一)徽菜師傅培訓方面

構建開放的培訓平臺,遴選出11個新徽菜培訓機構,并向社會公布其地址、培訓項目、聯系人、聯系方式等內容,供有意向參訓人員選擇。開發出燒餅夾里脊、老蚌埠紅燒大蝦等特色徽菜品種培訓項目22項,擬定考核專項標準12項,開展徽菜師傅技能培訓2538人。

(二)徽菜師傅就業創業服務方面

舉辦全市(新徽菜賽道)青年創業創新大賽,開展徽菜師傅技能培訓、創業培訓、創業指導一站式服務,為有就業創業意愿人員提供更全面更有針對性的服務保障。舉辦餐飲行業線上線下招聘會12場,參會企業166家,提供崗位2816個;共為162名徽菜師傅開展創業培訓。

(三)打造徽菜餐飲文化品牌方面

一是大力開展宣傳。廣泛利用廣播、電視、報紙、網站、微信公眾號、抖音平臺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大力開展新徽菜名徽廚行動宣傳,讓更多人了解、關注和參與新徽菜名徽廚行動,讓暖民心行動深入人心。

二是開展我市特色做法。印發《關于進一步推進新徽菜名徽廚行動的通知》、《關于印發蚌埠市“徽菜名品名店名廚”綜合評選工作方案的通知》等文件,在全市范圍內開展新徽菜名徽廚“六個一”活動(建立一個機制、打造一個平臺、遴選一批培訓機構、開展一次活動、甄選一批特色菜式、評選一批“徽菜名廚”)和“名品名店名廚”綜合評選,開展各類新徽菜展示、競賽和評選活動20余次,4000余人現場參與活動。

三是積極爭創省級特色美食村(街區)。我市阿財老鋪街區獲評全省首批十大特色美食街區,懷遠榴城社區獲批省級特色美食村。遴選了12個“皖廚美食名品連鎖企業”和8個“皖廚創業街區”,推薦申報省級評選表彰。


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朱冬民(主持人):

謝謝袁局長的介紹,下面是答問環節,請各位記者在提問時通報所在的新聞單位。



蚌埠日報記者提問:

主持人您好,剛才介紹里提到實施“三公里”就業圈建設,促進社區居民“家門口”就業,請具體介紹一下“三公里”就業圈的情況。

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朱冬民(主持人):

好的,謝謝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請具體負責就業促進行動的就業科科長劉康回答。



劉康(就業科科長):

“三公里”就業圈,是一種“政府主導推動、社會力量參與、線上線下聯動”的公共就業服務模式。就是以社區三公里范圍內的勞動者、市場經營主體(如社區周邊商超、酒店等個體或企業招聘員工)為重點服務對象,通過搭建系統平臺,促使勞動者與用工主體供需精準對接,達到社區“三公里”內享受公共就業服務、實現就業的目標。 

“三公里”就業圈主要有兩個特點:一是社區居民找工作更加便捷?!叭铩本蜆I服務平臺會收集大量企業招聘崗位信息。有就業意愿的社區居民使用手機登錄“蚌埠市三公里就業服務平臺”后,填寫個人求職意愿相關信息后,系統會自動推送所需崗位。二是崗位對接更加精準。我們利用信息化技術,企業用工信息和求職需求自動匹配,根據居住地點定位,就近精準推送就業崗位,省去了求職者在大量招聘崗位里自己去挑選的麻煩。 

目前,全市220個社區已經全部納入“三公里”就業圈范圍,截至目前,我市“三公里”就業圈服務平臺,累計總訪問量已達125萬人次,日均訪問量萬人次以上。企業登錄平臺注冊1.2萬戶,累計發布招聘崗位45647個,有效促成對接23468人次,已有3980人通過“三公里”就業服務平臺成功實現就業?!叭铩本蜆I圈服務平臺,運營不到半年時間,已經成為我市企業招工、勞動者求職最大的幫手。



新安晚報記者提問:

“新徽菜名徽廚”行動,下一步將采取哪些舉措或開展哪些活動來繼續深入實施?

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朱冬民(主持人):

謝謝記者的提問,這個問題請我局牽頭負責新徽菜名徽廚行動的職建科科長鮑帥來回答。



鮑帥(職建科科長):

記者您好,下一步市人社局一是將繼續加大宣傳力度,利用徽菜專項職業技能競賽、徽菜師傅創業街區打造、徽菜文化交流展示活動等契機,依托各類媒介載體等,廣泛宣傳“新徽菜?名徽廚”行動,加大政策推送和解讀力度,確保廣大群眾、徽菜企業等及時了解政策,提高政策的知曉度。二是將繼續開展各類徽菜師傅技能培訓,兌付相應補貼,注重完善技能人才評價體系,培養更多徽菜師傅。優化就業創業服務,加強對徽菜師傅的創業培訓與個性化創業指導。三是繼續深入開展我市“名品名店名廚”評選和新徽菜名徽廚五進活動,將新徽菜名徽廚行動進社區、進校園、進園區(企業)、進食堂、進軍營。同時將“新徽菜?名徽廚”行動與“皖美好味道”行動有機融合,充分調動餐飲企業、社會培訓機構及城鄉勞動者等各方面積極性,不斷擴大政策受益面,增強廣大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謝謝! 

    
    市人社局黨組成員、副局長 朱冬民: 
    由于時間關系,今天的新聞發布會到此結束。感謝各位媒體朋友長期以來對我市人社工作的關注和支持,同時也希望各位對“新徽菜?名徽廚”行動進行廣泛、深入宣傳,為我們的工作提出意見建議,共同努力營造崇尚技能、學習技能的社會氛圍。如果記者朋友還有其他問題需要了解,請會后與我局進行溝通采訪。謝謝大家! 


掃一掃在手機打開當前頁